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部门动态
“新帮手”上场!无人机和我们一起为通渭添新绿


发布时间:2024-10-19 18:21 来源: 新通渭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秋意渐浓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10月18日,通渭县城区120多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平襄镇温泉村北山进行秋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大家在各自分配的区域,分工协作,为通渭大地再添一抹新绿。

今年和120多个单位的6500多名干部职工一起为通渭大地添新绿的,还有新帮手——无人机。植树现场,三架腾空而起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将路边事先扎放好的一株株苗木缓缓“叼”向空中。伴随着一阵低沉轰鸣声,无人机迅速攀升,稳稳下降。随后,山头上植树人员迅速接过树苗,将其栽种在挖好的树坑里面。

通渭县林草中心副主任路志毅指着正在为无人机电池充电的发电机说,发电机白天不间断为9块无人机电池充电,无人机不间断作业。经测试发现,与之前人工栽种相比,无人机“空投”植树工作效率将提高近50%,大大缩减人工用工时间,降低植树成本。





近年来,通渭县持续深入推进“绿满陇中”行动,按照“城市做园林、农村做生态”“三林共建”“六化并举增绿增量”的思路,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通渭县林草中心副主任路志毅:“2024年秋季城区面山绿化造林工程规划在平襄镇温泉村北山,实施总面积230亩。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责任单位投工投劳,林草中心总体负责,交通、水利部门通力协作,实行‘三定四包’责任制,管护抚育‘五到位、七落实’严格管理,真抓实干,确保栽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一片。”




在山高坡陡的山上种树,无人机可是帮了大忙。经无人机“空投”到山坡的苗木,干部群众分工协作,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成群,挖坑、扶苗、培土、浇水。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勤劳作,新栽植的树木在微凉的秋风中盎然挺立。


通渭县纪委工作人员姚强:“参加每年的义务植树活动,我感觉意义非常大,给家乡的荒山披上绿装,希望家乡越来越绿,越来越好。”

此次植树选用优良本地乡土树种山杏、山毛桃、云杉等苗木,提升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提高造林成活率,力争达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满陇中’行动见实见效。”通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治军介绍说,通渭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全面开展秋季义务植树,义务植树能够达到48万株。今年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全县秋季造林面积达到4.8万亩。




责任编辑:通渭县管理员        责任校对:通渭县管理员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